English

浅谈“长寿公司”

1999-11-12 来源:光明日报 潘留栓 我有话说

传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和任何生物有机体一样,具有生死存亡的自然规律,要经历诞生、发育、壮大、成熟、衰退和死亡的过程。企业发展史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平均寿命尚且不足15年;1970年名列世界前500位的企业,到1982年已经有1/3四分五裂或者被兼并了。但是,在世界各国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少数百年“老企业”,甚至有存活了300多年的企业。于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出了跨世纪的论断:企业可以长寿。

企业长寿直接源于企业是一个人造的组织有机体,企业的人造特性决定了企业可以持续成长,获得永久的生命。企业同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有机的整体,都是由构成机体的各个要素在各自发挥功效的同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促进机体的生命延续。不过,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构成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会发生功能病变。治疗主要是恢复器官的功能。当一个器官通过治疗无法恢复机能时,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更换。到目前为止,对动植物进行成功的器官更换只是适用于部分器官,且更换的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而且,一个生物有机体的器官更换是以另一个有机体丧失器官为条件的。生物的本质特性决定了生物有机体必然具有一定的寿命,长生不老只是良好的愿望。但是,企业组织却有所不同。企业是一个社会有机组织体,是一个人造组织,是一个开放的人造系统。企业的诞生是根据需要按照有关规则的要求人为设计而成的,企业可以随时根据自身的需要更换自身的器官,以适应环境的需要。从这一点来看,企业的生命可以是无限的。

当然,企业的人造特性决定了任何企业都可以获得永恒的生命只是理论上的推理。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对发生病变的内部器官及时更新,维持企业不断成长。长寿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1)对周围环境高度敏感。不论是政治上的大变革、经济上的大波动、技术上的跨世纪革命,长寿企业总是能够及时感受到即将发生的深刻变革,并及早采取相应措施。(2)企业内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长寿公司来说,不仅在成功时所有员工将自身的命运和企业紧紧地连接在一起,而且在企业出现困境时,员工一样认为自己是整个企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扎实的工作。无论外部环境发生多大变化,无论企业受到怎样挫折,企业各项工作都力诫慌乱和草率行事。扎实工作并不等于缩手缩脚,风险经营在许多情况下是必需的,不过,必须是在扎实的分析论证基础上的行为,而不是盲动。上述特征可以归结为一点:企业必须具有不断学习和进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亦即企业具有的能够对外部环境保持高度敏感、在内部形成强向心力并通过扎实工作不断调整自我的能力。

处于变革时代不断成长的中国各类企业,要想成为长寿公司,唯一途径就是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动态经营活动过程中不断塑造和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为此,必须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树立“能力至上”的观念。人的成才和企业的成长具有诸多相同之处,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特别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企业来说,从最高决策者到普通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都必须把企业管理的行为看作是连续不断的企业素质培养过程。企业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积累企业的学习能力。产品的品种与规格、市场占有率、销售额与利润率、品牌知名度、员工的风貌等只是企业能力的外现,是企业追求能力过程中的副产品。

——企业在追求整体优势中增强学习能力。企业不能把学习能力的追求片面地理解为技术领先,技术适度超前只是一个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寻求在内部战略规划、技术开发、人员组成、组织结构、运行规则、管理体制、文化氛围等几乎所有方面的整体协调。长寿公司在某一方面未必优于竞争对手,然而,将所有方面整合协调之后,公司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企业追求具有“专用性”特征的资源予以塑造。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的资源已经不能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企业内部有形的物力资源和无形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规则资源,企业与外部环境形成的关系资源、信任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能力的成分,企业可以借助资源获得能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